您的位置:首页 新闻资讯 全部

在北京校考画室集训期间有哪些作品评价和反馈

发布时间:2025-05-03浏览次数:27

一、构图方面

1. 评价点

  • 合理性:如果构图过于拥挤或松散,老师可能会指出。例如,一幅人物组合素描,如果人物之间没有合理的空间布局,看起来杂乱无章,老师会说“这个构图人物安排不合理,导致画面整体感觉很局促,缺乏呼吸感”。
  • 创新性:在满足基本构图要求的基础上,独特的构图方式会得到好评。比如在色彩风景中,采用了非传统的视角,如从高处俯瞰且有独特的画面分割方式,老师可能会反馈“这个构图很新颖,能吸引人的目光,有自己的想法很好”。
  • 2. 反馈方式

  • 口头讲解:老师在画室里直接对着作品,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构图的问题和优点。
  • 示范对比:老师可能会在学生的作品旁边简单画一个改进后的构图,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差异。
  • 二、色彩方面(针对色彩作品)

    1. 评价点

  • 色彩关系:
  • 色调是否统一:如果一幅画想要表现暖色调,但是画面中出现了过多冷色且不协调,老师会评价“色调不统一,画面看起来很杂乱,没有明确的冷暖倾向”。
  • 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对比:比如色彩静物中,主体物的纯度和明度如果没有与周围的衬布、其他静物拉开层次,老师可能会说“主体不够突出,明度和纯度的对比太弱了”。
  • 色彩的准确性:如果画苹果时颜色偏黄太多,与实际的苹果颜色相差较大,老师会指出“这个苹果的颜色不准确,需要多观察实物的颜色特征”。
  • 2. 反馈方式

  • 色彩调整示范:老师会用颜料在画面上直接调整部分色彩,让学生看到色彩变化后的效果。
  • 借助色卡:通过色卡对比,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画面色彩的偏差。
  • 三、造型方面(素描、速写等)

    1. 评价点

  • 比例:人物素描中,头部与身体的比例失调,或者五官之间的比例错误是常见的问题。例如“眼睛的位置画得太靠上了,不符合正常的人物面部比例”。
  • 结构:对物体结构的理解如果不准确,会体现在作品上。比如画石膏像时,没有准确表现出额头、颧骨、下颌骨等结构的转折,老师会说“对结构的把握不到位,这个地方的转折画得太生硬,没有体现出骨骼和肌肉的关系”。
  • 线条表现(速写):速写中线条的流畅性、轻重变化等。如果线条断断续续,缺乏节奏感,老师会反馈“线条不够流畅,需要加强线条的连贯性和轻重变化的控制”。
  • 2. 反馈方式

  • 触摸感受:对于一些立体结构的造型问题,老师可能会让学生触摸石膏像或者人体模型的相应部位,再对比自己的作品,加深理解。
  • 结构分析图:在作品旁边画简单的结构分析图,辅助学生理解造型的要点。

    Copyright © 2022-2025 北京华夏屹立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19002779号-1